新质生产力·一线观察丨蚕丝做的面膜、面霜?确实很好用
说到蚕茧、蚕丝,大家第一时间可能会联想到蚕丝被。但你知道吗?蚕丝还可以变成保护人体皮肤的薄膜,用于美妆护肤,并且能作为医疗器械植入体内。
自古为“衣用”的蚕丝,在西湖丝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丝创生物”)的探索实践下,在西湖这片土地上,实现了“由衣向医”的应用转变,正一步步从“实验室”走向“应用场”。
“今年初,诞生于我们研发实验室的纯净护肤品牌‘三生丝’,已成功推出含自研再生丝素蛋白成分的产品。”丝创生物董事长郭成辰说。
从一只蚕,到分泌蚕丝结成茧,再到提取丝素蛋白,最后变成化妆品和医用原料,丝创生物打磨了近两年。
走进西湖大学的功能生物材料实验室,郭成辰正在指导学生对蚕丝蛋白进行脱胶,一旁,原位冻干机、高速离心机、反渗透设备静静“等待”着。
“在这个实验室,我们可以看到一颗颗蚕茧变为脱胶丝再变成溶液,再由溶液变为冻干粉,最终成为化妆品级和医用级原料的全过程。”作为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,郭成辰深耕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多年,他深深明白,作为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,中国虽孕育了源远流长的蚕丝文化,但传统农作物产品在科技领域的应用比较少。而蚕丝作为传统农产品,不管是在认知层面还是技术层面,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国内蚕丝产业发展。
如何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、生产力发展路径,用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新活力,催生新产业、新模式?在这条路上,成立于2022年3月的丝创生物已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——通过自主开发,完成从传统农产品到医用新材料的转化。
2022年10月,丝创生物研发的可溶性再生丝素蛋白原料实现大规模量产,年产能已达到吨级;2023年12月,蚕丝蛋白“面膜”和“面霜”护肤品上市;去年10月,蚕丝蛋白仿生人工骨修复材料也完成了动物实验,很快将进入临床试验……从原料到产品,丝创生物仅用了两年。
“在核心原料的选取上,我们摒弃传统的精细化工原料,选用了具备卓越医用特性的天然丝素蛋白,不仅从源头上避免了被国外原料‘卡脖子’,更保证了原料的质量安全。”郭成辰说,“我们还率先将大分子量再生丝素蛋白原料应用到面膜、面霜等护肤品中,推出了更适合东方人群肤质的功效性护肤品。”
材料创新驱动产品创新。眼下,凭借“天然蛋白提取加工技术”“生物活性材料研发技术”“医用级、化妆品级原料加工技术”三大核心技术,丝创生物解决了原料不稳定、因脱胶工艺不佳导致的原料品质差、原料产能低下等痛点,研发了生物活性好、纯度高、规模化量产能力强、蛋白含量优的护肤、医疗等产品。
近日在社交平台上,丝创生物发布了“一张图看清丝素蛋白在肌肤表皮成膜过程”的内容。有网友评论:“今日份科学护肤水平极高,值得点赞。”
“为了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产品的优点,我们将猪皮作为成膜试验的样本,模拟丝素蛋白在人体肌肤的成膜效果。在显微拍摄下,清晰可见丝素蛋白在肌肤表层成膜的样形态,膜内就是被保护起来的肌肤屏障。”郭成辰说。
为什么以再生丝素蛋白为核心成分的修护系列产品更适合东方人群?郭成辰解释道,抛开安全以及出色的修护功效,蚕丝蛋白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瑰宝,其原材料成本低廉且容易获取,生产提取过程绿色安全、无毒无害,符合自然之道,因此成为东方护肤品的经典代表,备受东方女性青睐。
当前,倡导“成分精简、功效安全、科学护理”的“三生丝”修护系列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
在研发能力与产业实力“双向奔赴”的过程中,丝创生物还将目光放到了创新医疗器械上,比如采用天然蚕丝蛋白作为有机模板,结合独创的复合原料制备技术和热塑加工技术,制备创新型仿生人工骨修复材料,应用于运动医学领域。
郭成辰介绍:“我们自研的界面螺钉可以实现前交叉韧带的快速修复,且其独特的生物降解性能使得术后无须二次手术取出,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。”目前,丝创生物正在不断试验将再生丝素蛋白应用于骨修复、创伤修复、医美填充等再生医学领域。
发展新质生产力,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,而科技创新推动了产业创新。纵观丝创生物的大健康产业布局,生物活性丝蛋白冻干粉已有序量产,新原料“丝酸”正在申报中;美妆产品“三生丝”持续热销;创新医疗器械也在持续研发,前景一片大好。
未来,丝创生物将持续以前沿生物科技和先进智造技术为驱动,立足于自身的资源优势、产业基础及科研条件,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产品,积极推动生命大健康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
你的分享、点赞、在看
我都喜欢